第(2/3)页 “我被朝廷通缉了,跟你回去做什么...” 风铃心里期冀,嘴上却没有松口,倒不是她矜持,如今的朝廷确实厉害,若不是她逃上黑风寨断然无法摆脱朝廷追捕。 去年在裕丰县小白救下自己一命,如实说来,她是不懂为何小白会冒着危险去做一件没有任何收益的事,每次细想小白这么做的缘由,无论如何都找不到结果。 今时今日,如果还要发生,她是不愿意继续拖累对方。 李幼白眨眨眼,“日子还长,总不能一辈子当个匪类,听我的就好,会帮你想到办法的。” “仅此而已?”风铃不太相信。 李幼白狐疑的看向风铃,不解道:“不然呢?” 商量好了短暂告别,风铃回去的步伐显得轻快,犹如在风中轻摆的一串银铃,她离开营帐出去又回来,并未遭到怀疑,如此,更能看出军队与贼匪的区别。 在营帐内打坐入定直到天色朦胧,一丝金色的阳光终于要从天边升起,越过高山与寒林铺在大地,雪似乎就要停止,而年关却依旧还未到达,大雪前夕此时属于片刻宁静。 出发前夕,收拾好营帐后各个头领进行动员,这晚睡的并不好,为了避免暴露行踪无法点燃篝火取暖,精神气在雪风里受到极大摧残。 风铃唤来自己的族人,数量不多约有四十左右。 和这些黑风寨的喽啰比较,他们从荒漠中走出来的人更能适应恶劣环境,听说敌军将领是赵屠时,所有人都一致亢奋,彻夜未眠。 而当风铃的命令下达,他们这群从死亡戈壁中走出来的人却生出了困惑。 风铃作为族群的首领,他们并未置疑,只是各自把消息暗中一面面往下传递,在族人中散开,一场大战的气氛在悄然间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转变。 风铃交代完毕骑上马,举目望去,令人炫目的晨曦已经播撒下来,冰树寒枝的道路尽头,那边将是赵屠会出现的方向。 冬日里那如刮骨般的寒意却仍未散开,凌冽如刀,她紧紧抓住剑柄,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否定小白的提议。 她回头看着自己的族人,下意识挥挥手,马蹄慢慢地持续开始移动,身后百人骑兵包括黑风寨的兵马在内也缓缓跟上步伐。 “出发!” ... 冬日清晨的旷野上,象征着大秦帝国的黑旗在寒风中翻卷,发出震耳响动。 数百顶营帐正被逐一拆卸,麻绳与木支架堆叠在辎重车后,士兵将铜釜、草席捆扎装车,铁甲摩擦声与马蹄踏雪声混杂。 持戈士卒列队检查武器,口中呼出的白气凝在须眉间,传令官挥动令旗,前军已沿冻土官道排成三列纵阵即将出发。 赵屠与心腹在营帐再三确认好路线,确认待会走出山谷后将要横渡冰冻的河面,这场大雪拖了太久,北方激烈的绞肉战场同样减缓速度,可不代表相对宁静的背后没有一股暗流在各自汹涌。 他要立功,行军的速度只能快不能慢。 “传我号令,准备行军!” 赵屠披上甲胄,将架上的妖刀鬼嗜扣在腰间,出了营帐,亲兵将马牵引过来,他凝望一眼无垠的素白天地,随后踩着马镫翻身而上,领着五百重骑开始踏马前行。 当晨曦的微光漫出天际时,李幼白就已经离开山洞前往地势更高的山峰。 她俯视山道间移动的细小黑影,远处覆着黑甲的军队正在缓步前行,金属反光在朝阳下形成大片闪烁光斑,铁锈与干涸血渍的气味随晨风漫过整片山谷。 居高临下看着,眼见着两股兵马相对,在赵屠军队行过一片地坡窄小的山丘时,风铃便带着人马从坡上猛然俯冲而下。 喊杀声陡然从风雪与晨曦的眩光下响起,像狂风般朝着行走中的铁骑军阵奔急而去,猝不及防的埋伏,铁桶般的军阵却无半点慌乱。 赵屠眼观八方单臂高举,传令官当即挥动令旗向着后方而去,霎时间,整个军阵缓步各自散开一段距离。 训练有素骑射手端着最新制式的火器走出列队,黑洞的枪口对准从山坡上猛冲而来的敌军,随着号令官一声令下,硝烟与火舌喷涌而出,声如惊雷,随着风远远传开飘向远方。 “举盾!!” 一声喝令般的呼喊,向山下俯冲的马队顷刻间架起木墙,几百步的距离,疾射而来的火线持续不断落入马与人群当中,每隔几个呼吸,就会有人从马上摔落摔飞出去,生死不明。 风铃与本族人本就无心作战,早在冲锋时就做好了万全的防备措施,当盾墙升起之时,她便将两指放在嘴间,吹动了只有族人才能听懂的暗语,也就是这个刹那,她领着所有人开始不断加速。 第(2/3)页